2024年6月15日-16日,(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工程大学江南(中国)、江南平台在哈尔滨联合举办了“族裔性、跨族裔性、普遍性:第十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族裔文学与跨族裔性”“族裔文学共同体书写”“族裔文学与族裔性”“族裔文学的叙事研究”“族裔文学的城市乡村书写”“族裔文学的身份建构”“族裔文学的创伤研究”“族裔文学的文化研究”等议题,展开了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江南(中国)院长朱殿勇教授主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石梅,江南平台院长、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罗良功教授分别致辞。罗良功教授在致辞中回溯了中国在族裔文学学术史,阐述了当下族裔文学研究面临的两大任务,即基础数据库建设和研究新范式构建,指出了族裔文学专委会当下的工作方向。他说,本次会议一定会延续前几届族裔文学国际会议的学术传统,发挥好族裔文学专委会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与国内外学者共同推进族裔文学的创新发展。
罗良功教授致辞
来自国内外的14为学者作了大会发言。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彼得·海居(Péter Hajdu)进行了题为“世界文学叙事的决定性领域”的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在题为“美国亚裔文学的最新进展及其思考”的大会发言中,对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进行了深度反思。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作了题为“跨国文学社区中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大会发言,从跨国视角出发,论述了哈莱姆文艺复兴作为世界非裔文化复兴运动和美国文学独立标志性事件的文化特性。伦敦国王学院贾丝汀·麦康奈尔(Justine McConnell)教授作了题为“克劳德麦凯、黑人世界主义、流散族群的欢庆”的发言,阐释了麦凯在两部小说中对黑人世界主义的表现与颂扬。广西民族大学张跃军教授的大会发言题为“诗的历史:早期华美诗歌的历史呈现”,探讨了早期华美诗歌对当时的社会历史,尤其是中美关系的书写。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在大会发言中揭示了《土生子》中的种族矛盾与跨种族阶级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王丽丽教授的大会发言通过分析古尔纳的代表作品,阐释了古尔纳流散小说中的同化主题。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黄运特教授作了题为“王安娜与美国历史的邂逅”的发言,剖析了早期华裔女性对美国大众文化的参与和贡献。山东大学李保杰教授的大会发言从世界文学视角,挖掘了美国小说对华人苦力的跨种族书写。电子科技大学邹涛教授探讨了数字时代的非洲文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劳瑞·夏尔(Lauri Scheyer)以“Lenard D. Moore的跨太平洋生态诗学与美国非裔的自然诗歌”为题作了大会发言,以Moore为视角梳理了美国非裔诗歌的生态书写演绎历史。中央民族大学朱小琳教授作了题为“从乌托邦到自由主义:托尼 • 莫里森小说的跨族裔想象”的大会发言,分析了莫里森对美国族裔共生的理解与阐释。国防科技大学石平萍教授在大会发言在美国跨族裔农业工人运动及奇卡诺运动的历史政治语境中审视了西语裔农业季节工的跨媒介叙事。湖南师范大学刘白教授的发言以“从应许之地到迷惘之地:美国当代非裔文学中的城市”为题,阐释了美国非裔文学中的城市意象。华中师范大学何卫华教授深入探讨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去殖民性的中国视角。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11个小组研讨和3个研究生论坛,分别就族裔文学与族裔性、跨族裔性的关系,以及族裔文学中的共同体书写、叙事研究等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大会闭幕式由王丽丽教授主持。哈尔滨工程大学江南(中国)院长朱殿勇教授作了总结发言,重庆大学英语系主任毛凌滢教授代表第11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承办单位发言,族裔文学专委会秘书长何卫华教授致闭幕词。
据悉,族裔文学系列国际会议源自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美国非裔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5年来,该系列会议坚持以汇聚中外学术智慧、促进学术前沿交流为使命,不断创新和引领学术话题,先后围绕族裔文学与文学的族裔视角、全球性与地方性、流动性与普遍性等创新性话题展开国际对话,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较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的学术交流平台。
我院部分师生出席了会议